意昂(中国)官方平台 > 酒店房间 > 商务住宿
发布时间:2024-09-15 15:46:33    次浏览
9月14日下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全面深化商务领域改革 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弘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安徽商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全面深化商务领域改革有关情况。
近年来,省商务厅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商务领域改革创新,全省商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聚焦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促进能力显著提升。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办好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满足老百姓多样化消费需求。过去五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今年1-7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万亿元、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及时出台工作方案,今年1-8月累计带动新车、家电消费39.3万台。近期将统筹用好36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省级配套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开展“徽动消费”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4000场以上,发放消费券9.76亿元、带动销售额246亿元。不断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亳州市蒙城县、宿州市砀山县等12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加快消费业态模式创新,成功举办6届好网货大赛、10届网商大会。近五年,全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14.6%意昂3平台。
二是聚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显著提升。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推动外贸实现质升量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进出口连续跨越6个千亿元台阶。今年1-7月,全省实现进出口4758.9亿元,总量居全国第9、中部第1。加快推进“以产带贸、以贸促产”,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等政策措施,安徽汽车产业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今年1-7月全省整车出口数量跃居全国第1。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今年1-7月,组织超2500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带动全省出口增长9.5%、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占比分别达到49.8%和23.9%。全力加快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活动,过去七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35%以上。
三是聚焦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吸引汇聚全球要素资源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十四五”以来,我省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7.7个百分点。创新外资招引方式,实施“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今年以来举办美资企业安徽行、海客圆桌会等17场外资招引活动,今年1-7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41家、增长7.2%。累计招引9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92个。健全外资促进机制,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吸引大众科技、海森生物、渣打银行等一批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安徽。今年1-7月,全省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达到53%,高于全国24.4个百分点。持续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发布《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在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我省营商环境得分与口碑均居全国前10。
四是聚焦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能力显著提升。健全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2017年以来,我省实际对外投资增速保持高于全国的态势。今年1-7月,全省实际对外投资17.6亿美元,总量居全国第7、中部第1。创新企业“抱团出海”机制,正在组建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共有675家皖企投资设立1168家境外企业,涌现出奇瑞、江淮、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海螺水泥等一批本土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对外投资领域,今年1-7月,全省制造业对外投资占比达60%以上,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实际对外投资分别占总量的27.3%、17.2%。“走出去”企业遍布145个国家和地区。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奇瑞西班牙汽车产业园、国轩高科摩洛哥以及斯洛伐克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五是聚焦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系统集成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实施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累计形成22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4项为全国首创,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年1-7月,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省26.7%的进出口、32.9%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高于全国7.2和12.1个百分点。坚持“开放引领、改革创新”,在国家级经开区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推进亩均效益改革,加快创新提升。在2023年全国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中,合肥经开区蝉联全国第6,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强。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新提升,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当先锋”目标要求,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和合作伙伴计划,发挥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功能,建立皖企境外商务服务网络,全力推动全省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今年以来,全省出口表现亮眼,请问在稳定和扩大出口规模方面,省商务厅有哪些举措?
一是聚焦“皖企出海”,多措并举开拓国际市场。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今年以来,组织超2500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统筹资金支持超100家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境外专利申请和境外商标注册。今年1-7月,全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分别增长8.9%和11%。
二是聚焦“安徽智造”,持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产贸融合、贸产联动,今年以来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等政策措施,安徽汽车产业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整车出口数量跃居全国第1。加快建设24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开展“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活动,今年1-7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占全省出口比重达69.8%、高于全国10.9个百分点。
三是聚焦政策赋能,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困难。推进落实“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5条”,出台提升加工贸易发展等若干措施,谋划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等举措。落实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贸企业和上门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物流、渠道、收汇、信保、信贷等问题。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围绕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的目标,继续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蓬勃发展,请问省商务厅如何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成效如何?
近年来我省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过去七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近14倍,跨境电商实绩企业超4000家。今年1-7月,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268.9亿元,增长23.3%、高于同期外贸增幅。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构建跨境电商平台体系。现有6家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在2023年考核评估中,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获“成效较好”等次。分级培育22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50多个市、县(区)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形成国家级平台核心引领,省级园区多点布局,市、区级园区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
二是全力推动特色产业触网出海。今年以来联合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希音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活动,涵盖机械机床、家居板材、服装等10多个产业类别,对接本土特色产业企业约400家。
三是全力促进优质资源对接赋能。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等活动,累计对接各类平台采购商、配套服务商1.4万人次。精心举办2024年全省跨境电商系列培训,线万人次,营造新业态发展良好氛围。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专项培育行动,新认定一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海外仓等示范载体,助推特色产品、企业上线出海,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创新发展。
刚刚您提到,我省首次编制了《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为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安徽生活与工作环境,省商务厅会同省有关部门于今年6月13日发布了我省首个《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2024年版),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聚焦重点关切,提高获得感。《指引》聚焦外籍人士在安徽生活和工作场景,涵盖了生活在安徽、工作在安徽、旅游在安徽和便民信息四大板块,对外籍人士在安徽办理住宿、通信卡、银行卡、居留许可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开通移动支付、乘坐交通工具、缴纳个人所得税、外籍子女教育、旅游指南等给予全方位指引和信息服务。
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知晓度。依托“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等平台向外资企业发布《指引》,通过“安徽商务”“安徽外资”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开展宣传,并向在皖重点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等点对点推送《指引》内容,帮助更多外籍人士感知安徽、认识安徽、投资安徽。
三是及时动态更新,提高实用性。省商务厅将根据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的调整,每年对《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进行动态更新,帮助外籍人士了解新变化,及时享受便利新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有何考虑和打算?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将立足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努力做好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更深层次先行先试、更大力度促进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更高水平扩大开放。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先进经贸规则,聚焦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主动开展压力测试。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两张清单为抓手,推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率先开放。
二是提升改革赋权效能,推动更深层次先行先试。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首创性、集成式探索,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探索形成更多“安徽经验”。发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加强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田。
三是推动全产业链创新,更大力度促进发展。坚持以产业所需为改革所向,积极探索支持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政策举措,争取国家一揽子赋权。强化人才、资金、数据、技术等高端要素配置功能,加强在数据跨境流动、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领域探索,为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制度保障。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走出去”到海外发展,但面临“人生地不熟”的困境,缺乏对东道国投资环境、文化习俗、相关法律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请问商务部门在引导企业“抱团出海”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随着我省企业加快“走出去”,省商务厅非常关注企业“走出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有效解决企业出海单打独斗的问题,下一步将重点采取三方面举措。
一是组织企业出海对接活动。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国别市场的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谋划组织安徽对外投资企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接会,引导企业境外抱团发展;适时举办安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央企、长三角重点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接活动,推动企业“借船出海”、共拓市场。
二是建立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加快组建徽派企业走出去联盟,统筹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企业抱团出海。联盟由省内知名外向型企业作为发起单位,设立由各省直单位组成的工作指导委员会,协调解决企业出海遇到的问题,并成立由法律、财务、银行、保险等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给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头雁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海外布局早,出海经验丰富。省商务厅将谋划成立汽车、光储、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的专门组织,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既满足龙头企业海外配套需求,也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发展路径和服务支持。
原标题:《“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全面深化商务领域改革 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